国产成人高清_国产欧美精品久久_色悠悠国产精品_狠狠色狠狠色综合婷婷tag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業分會 > 專業分會 > 詳情

維修與再制造分會

一、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維修與再制造分會基本情況

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維修與再制造分會自1979年創建,前身是工程機械維修研究會。分會于2021年4月18日在合肥市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了分會理事會換屆工作,選舉產生了分會第九屆理事會,郭文武教授為理事長、還有19名副理事長、孫兆宏為名譽理事長,聘任了朱齊平為秘書長,聘任了易新乾為主任委員的分會專家委員會。


迄今40多年來,分會致力于探索機械維修與再制造的學術體系的完善和推動維修與再制造技術的發展,指導施工企業和工程服務企業的生產與管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第九屆理事會要發揮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維修與再制造分會在機械維修學術上的巨大作用,推動維修技術進步,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尤其是盾構再制造事業做出應有貢獻。


二、分會的沿革 

1978 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定了“解放思想、改革開放” 和“把全黨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一系列重大決策。1979 年召開全國 科學大會,鄧小平明確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 重要組成”以及“科教興國”等新認識、新觀點,極大激發了全國廣大科教人員 的愛國、愛黨熱情和工作積極性。努力想在本專業技術領域做點事情來發展科學 技術,提高教學質量。于是全國七所高校從事機械維修教學的十幾名教師,如易新乾、王禹忱、徐濱士、王殿忠、戴羽錦、張慶榮等,發起了在我國開展機械維 修學術交流并建立維修工程學科的倡議,1979 年 9 月在哈爾濱東北林業學院召開 了第一次全國機械維修學術會議。1980 年 8 月、1982 年 12 月在北京裝甲兵技術 學院召開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機械維修學術會議。這一舉動得到了廣大從事機械維 修教學與科研人員的熱烈響應,受到了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胡厥文先生的高度 重視,胡厥文副委員長多次接見我會維修界代表并做重要指示,他還為第三次機 械維修學術會議論文集親筆題詞:“從事維修其利倍蓰,從事科學其利無窮”。徐 濱士、易新乾等不僅積極參加了上術活動,而且得到了裝甲兵技術學院領導的大 力支持,薛清池院長、姚賽夫政委等學院領導兩次接待了胡厥文副委員長一行到 學院視察。 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廣大維修工作者共同努力下,1983 年 5 月 25 日全國工 程機械維修研究會成立大會在裝甲兵技術學院召開,成立后即加入中國設備管理 協會,成為中國設備管理協會的團體會員單位。


未標題-6.png


未標題-7.png


當時工程機械維修研究會的主要組成單位有鐵道部(基建總局)、機械部(農 業服務總公司)、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林機局)、交通部(運輸、港口機械)、鐵 道兵、裝甲兵、工程兵等單位組成,這些單位的特點是都有大量的工程機械和機 械維修任務,都有一批從事維修、熱心維修的教學、科研骨干。原來想成立國家 一級學會,但是當時國家民政部規定,成立一級學會必須有國務院部委的批文。 由于維修研究會由多個部委所屬單位、行業組成,所以哪個部委都不便于出批文, 不出批文就沒辦法在民政部進行社團登記,沒有進行社團登記就不是合法組織。 因此,工程機械維修研究會首先成為國家經委批準成立的一級協會--中國設備管 理協會的團體會員單位。之后于 2002 年 11 月,中國設備管理協會為支持工程機 械維修研究會的工作,同時擴大他們的活動領域,成立了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工程 機械維修委員會,這樣工程機械維修研究會就成為了中國設協的二級分支機構, 并隨中國設備管理協會一起在民政部進行了社團登記,成為合法的國家二級學會。


11-3.png


工程機械維修研究會的組織機構設理事會,理事會由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組成。閉會期間由執委會和秘書處開展日常工作。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由鐵道部基建總局局長蔣才興擔任,副理事長由姚賽夫、 馬鏡波擔任,秘書長由徐濱士擔任,副秘書長由盛健行、易新乾、劉世參、黃天 桂擔任。第一屆理事會共 32 名理事,秘書處設在裝甲兵技術學院。鐵道部所屬各工程局都是維修研究會的團體會員,所以基建總局以及體制改革后的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一直是維修研究會的理事長單位,先后有蔣才興、陳效達、陳錫賢、秦家銘、段秀斌等領導擔任歷屆維修研究會理事長,直到 2011 年 11 月 8 日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致函維修研究會提出由于企業的保有機構和維修方式發生巨大變化,不再擔任第七屆理事會理事長單位。才由馬世寧擔任了第七屆理事會理事長。中國中鐵對我國維修工程學科的發展、維修學會的建設和發展、維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等做出的巨大貢獻,這些成績已經寫在了工程機械維修研究會發展的歷史上。


工程機械維修研究會自成立之日就請國家經委副主任、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會 長馬儀同志擔任名譽理事長,自第四屆理事會起由副理事長徐濱士擔任名譽理事長,維修研究會的元老易新乾、劉世參則任名譽顧問。 工程機械維修研究會也是創建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的六個發起單位之一。1986 年機械工業部系統“中國挖掘機械研究會”、“中國鏟土機械研究會”、“中國工程 起重機研究會”、“中國工程機械液壓技術研究會”、“中國工程機械測試技術研究 會”與“中國工程機械維修研究會”共同申請批準成立中國工程機械學會,但遲遲未果。在上海同濟大學石來德教授的不懈努力下,直到 1993 年 1 月才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審批成為國家一級學會并完成了民政部的登記注冊工作,在同濟大學召開成立大會。 2003 年 12 月,民政部正式批準設立“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維修工程分會”為正式名稱,工程機械維修研究會則是歷史習慣稱。


未標題-3.png


三、維修分會主要學術活動


未標題-1.png

未標題-1-2.png

未標題-1-3.png


2、取得的主要成績

(1) 積極支持徐濱士院士在我國創立維修工程、表面工程、再制造工程學科,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決策咨詢。

(2) 大力開展學術交流、技術交流活動促進了本學科領域的學術創新與技術進步。

(3) 在企業中積極推廣應用維修新技術、新工藝,為企業的設備維修解決技術難題。

(4) 為人才成長提供了多種支持,如發表學術論文、擔任學會理事等,為職稱評審加分。


四、七屆理事會的主要工作 

2011年年底,維修工程分會完成了新一屆理事會的換屆工作,制定了第七屆理事會的工作重點和目標。會議同步組織召開了第十二次全國機械維修學術會議。 分會在新一屆理事會的領導下,秘書處積極組織籌劃,4 年多來,重點完成了以下 工作: 一是充分發揮學會的學術交流職能,積極主辦或聯合主辦學術交流活動。 2012 年 9 月,維修工程分會與裝備再制造技術國防重點實驗室等單位在北京 共同組織召開了 2012 再制造工程國際論壇,共有近 300 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其中 國外參會代表約 60 人。會議研討交流了裝備再制造工程的國內外發展現狀和最近 技術、應用成果,在國際上形成了重要的影響力,對于提升維修工程分會在國際 裝備再制造領域開展學術交流的地位和作用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2013 年 9 月,維修工程分會聯合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維修與再制造分會在 湖北省武漢市共同主辦了“格局演變與規則重塑-2013 中國工程機械后市場發展論 壇”,同期,分會還單獨組織了“中國工程機械綠色維修與再制造論壇”。工業和 信息化產業部、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祁俊會長、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等單位領導 及會議代表共計 300 余人參加。會議印刷了《發展綠色維修與再制造工程,支撐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文集,通過展板和實物等方式系統展示了裝備維修技 術體系、裝備再制造體系及其 10 余項關鍵技術手段,交流了機械維修與再制造領 域的最新研究和應用成果,對于推動我國工程機械綠色維修與再制造產業的發展, 助力國家創新驅動發展重要戰略的實施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2015 年 4 月,在鄭州組織召開了“盾構機械再制造發展論壇暨盾構再制造創 新戰略聯盟(籌)成立大會”,來自 70 個政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的 160 余名代表 參加了會議。重點針對國內保有量快速增加的盾構及掘進設備,研討再制造的產 業政策、相關標準制定、關鍵技術研究應用、再制造質量檢測及再制造產品應用 等問題。經報請上級學會批準,籌備了“盾構再制造創新戰略聯盟”,得到了工信部、國內再制造研究領域權威單位、國內大型設備生產單位及其大型施工企業 的大力支持,為推動我國盾構設備再制造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此外,分會還積極組織參加總會主辦的歷屆博士論壇,馬世寧理事長多次參 會并擔任評委,每年都有多名博士參加會議并交流論文成果。 二是大力開展技術推廣和服務工作,助力企業的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 2013 年,分會聯合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維修與再制造分會共同主辦了“首屆裝備再制造技術高級培訓班”,來自國內 10 余個工程機械企業的近 30 名高層管 理或技術人員參加了會議。劉世參等學會領導親自參加會議,并就我國再制造工 程的發展現狀、工程機械再制造的關鍵技術等內容做了專題講座,和與會代表開 展了交流和座談。 2014 年上半年,李長青秘書長為中國石化集團裝備處長培訓班專題講授了“裝 備維修與再制造關鍵技術”,并開展了交流與座談,就石化行業裝備存在的維修難 題提供了可能的解決方案和建議。 此外,還先后與福建三明軸瓦廠、清華同方集團等單位,就關鍵零部件減摩、 防腐等問題開展交流,提供解決方案,為企業解決了多個關鍵難題。 三是積極支持總會的建設和發展。 利用分會秘書處地處北京的便利條件,積極協助總會秘書處處理在北京的相 關事宜。受總會秘書處的指派,分會秘書處代表總會與中國科協等單位溝通聯系, 辦理相關事宜。代表總會,多次參加了中國科協舉辦工作會議、培訓班等活動。


五、第八屆理事會的工作

2015年11月2日以來,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維修與再制造分會第八屆理事會在行業交流、會員發展、人才培養、項目創新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第八屆理事會理事長孫兆宏,秘書長秦卿云。第八屆理事會的主要工作:

1、繼續引領維修與再制造的發展,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

2、積極開拓工程機械、盾構機械的維修與再制造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企業技術進步與發展。 

3、積極發展綠色維修與再制造新技術,為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做貢獻。

4、積極組織維修與再制造學術交流活動,不斷促進維修工程學科的發展進 步。

5、加強學會自身建設,構建一個適應國家經濟發展需要,具有一定社會影 響力,創造具有良好學術交流氛圍的社會團體。 


未標題-3.png

組織、聯合組織和協辦了8次大型學術會議

1、2016年5月24日在北京組織召開了“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工作研討會”, 會議圍繞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政策、再制造技術及產業發展、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和旋挖鉆機等工程機械再制造進展情況、再制造產品認定等議題進行了交流。來自工信部第一批、第二批再制造試點企業,盾構行業40余家企業,6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2、2016年協助召開了“2016世界再制造峰會”,會議主席由中國工程院徐濱士院士擔任,國內有關部委和歐洲再制造技術中心、波蘭科學院、歐洲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協會等國外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的代表出席會議,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波蘭、荷蘭等10余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工程師和企業家共200余位代表參加會議,相互交流近年來再制造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討再制造領域的熱點問題,分析再制造產業的發展形勢,共商促進再制造國際合作交流的措施,展示國內外再制造最新產品和技術。

3、2017年4月在山東組織召開了“2017中國工程機械維修與再制造技術對接交流會”,本次會議首次采取企業實地展示再制造技術的形式召開,吸引了來自60余家企事業單位的120余名代表到場參會交流。

4、2018年組織召開《高端智能裝備(盾構)再制造行動計劃(2018-2020年)》研討,來自全國60余家企事業單位近100位專家學者代表參會。會上制定《盾構再制造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推進百臺盾構再制造計劃,推進盾構再制造技術攻關計劃,推進盾構再制造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計劃和推進盾構再制造創新計劃等四項行動計劃。與會專家學者就我國盾構再制造現狀、成就、問題以及行業行動計劃的深遠意義進行深入探討。

5、2018年協助召開中國再制造大會暨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維修與再制造分會盾構再制造創新戰略聯盟會員大會。來自國家工信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5位院士、近兩百名專家學者、工程師和企業家歡聚一堂,分析再制造產業的發展形勢,交流近年來再制造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討再制造創新發展的前沿熱點,共議促進再制造產業健康發展的措施,對推動我國再制造產業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6、2019年聯合主辦的2019盾構與掘進關鍵技術暨盾構再制造技術國際峰會,吸引自中國、德國、美國、日本、韓國、西班牙等500余位行業專家學者參加本。圍繞“推進綠色智能制造,實現生態智慧管理”主題,通過“主旨演講”“主題報告”“學術交流”“高端研發與制造觀摩”“產品展覽”等方式全方位、多形式、立體化的分享成果經驗,共話未來發展。

7、2019年12月協助召開第八屆博士論壇暨第二屆盾構生態鏈研討會。中國科學院院士聞邦椿、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彥良、中國工程機械學會黨委書記石來德、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理事長卞永明、西南交大副校長周仲榮、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能源資源環境研究所所長毛濤,中鐵高新工業集團總經理李建斌,清華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西南交大等國內40余所知名高校約60名博士生,以及中鐵、中鐵建、中建、中交、中水電等單位百余名盾構行業專家齊聚蓉城,共商大計。

2020年9月協助“2020盾構TBM與掘進關鍵技術暨盾構TBM再制造技術國際峰會”在鄭州召開。這次峰會以“深化盾構TBM技術創新, 推進盾構TBM智能發展”為主題,吸引了國內外600余位行業專家參會,共同探探討盾構設計、施工制造、科研及盾構再制造領域前沿技術及實踐應用,分享各個領域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努力推動中國盾構TBM行業技術的整體進步與提高。


未標題-2.png


六、編制生態圈計劃,助力行業發展  

分會第九屆理事會編制《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維修與再制造分會、盾構再制造創新戰略聯盟2021-2025戰略規劃——構筑工程機械(盾構/TBM)維修再制造與施工服務生態圈》計劃,組織全行業討論定稿,并據此推動賦能。

1、經過考察授予中國中檢集團、中鐵隧道局集團設備分公司、中鐵十一局武漢重裝公司“中國工程機械學會全斷面隧道掘進機檢測中心”。

2、經過考察授予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中鐵一局集團城軌公司、中鐵工程服務有限公司、中鐵十一局武漢重裝公司、中鐵十局集團城軌公司“中國工程機械學會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培訓中心”

3、盾構設備數字化與施工數字化可以切實推進施工企業的智慧工地建設,可以快速促進設備管理與施工管理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為切實加強學會對所屬會員企業的支持和幫助。在2018年組織盾構施工數字化示范項目評選活動。

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分公司、中鐵一局集團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工程服務有限公司項目入選盾構施工數字化應用創新示范項目;合肥引力波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入選盾構施工數字化服務創新示范項目。

4、經過考察授予中鐵十一局武漢重裝公司、江蘇重亞重工有限公司“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盾構維修與再制造基地”。

5、協辦成都市百萬職工技能大賽盾構操作工大賽。來自中國中鐵、中國建筑、中國交建、中國電建、中國鐵建等17個單位110名盾構機主司機成功入圍決賽。參賽選手在三天時間里,完成理論考試和技能操作兩大項比賽內容。比賽重點考察參賽選手對基礎知識、專業操作、故障診斷及排除、施工技術及安全措施、突發事件處置等內容的掌握程度和熟練程度。

6、依托會員單位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的“全斷面隧道掘進機職業能力鑒定站”在鄭州、杭州、南寧共開設8期“盾構從業人員培訓”累計培訓人員900余人次。

先后在無錫與中鐵一局集團城軌公司合作建立了華東片區“全斷面隧道掘進機職業能力鑒定站”,在成都與中鐵工程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西南片區“全斷面隧道掘進機職業能力鑒定站”。

7、聯合慧聰工程機械網、慧快修聯盟、機主幫組織《維修企業能力提升》系列視頻培訓課程。培訓課程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于2020年7月3日開始,共開展9期線上直播培訓課程,累計收看人數約十萬人次。


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維修與再制造分會

 2022年11月


分支機構
  •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同濟大學機械南館301室(中國工程機械學會辦公室),200092
  • 電話:021-65985015
  • 學會辦公室:ccms@tongji.edu.cn
關注微信公眾號
專家申請
專家姓名*
手機號碼*
電子郵箱*
出生年月*
工作單位*
職務/職稱*
專業領域*
專家信息表*
上傳附件
取消 提交